推荐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推荐阅读 - 正文

“看得远”与“跳得出”(人民论坛)

信息来源:2018年05月18日的《人民日报》 | 作者:李树杰 | 发表日期:2018/05/18 | 点击数:
 

  一位领导同志在干部大会上要求领导干部“跳出当地看当地”,“眼光至少要比别人远10年、20年”,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更好地谋划当地发展,走出一条创新之路。这话引人深思。

  “看得远”,是对未来趋势的把握,是一种当云雾没有散开,就能透过云雾看到光明的本领。能不能预见未来,感知事物发展方向,未雨绸缪,及早谋划,事关领导干部把握全局、谋划发展的战略能力。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说:“预见就是预先看到前途趋向。如果没有预见,叫不叫领导?我说不叫领导。”他还形象比喻,“坐在指挥台上,如果什么也看不见,就不能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大量的普遍的东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领导。只有当着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

  但是,有的领导干部并不具备这种“看得远”的预见未来能力。有的地方一些政策出台时就不合时宜,或者很快就与现实相悖,无法执行。有的规划理念陈旧,一出来就落后,与先进理念差距不小。有的新项目引来之时,就注定很快被淘汰。因为“看得近”,眼光短浅,缺乏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准确判断和思考,做不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一些矛盾和问题,在刚露苗头时不能及早发现,乃至堆积成患,给事业带来很大的损失和危害。这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

  要想“看得远”,需要“跳得出”。有科学家说到一个现象:对于始终戴着有色眼镜的人来讲,体察世界的眼光始终是在特定的范围内探索的,此人因此会认为自己戴的是“无色”眼镜。哲学家费尔巴哈最终从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者转变为社会历史领域里的唯心主义者,并没有像马克思、恩格斯一样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就与他晚年长期隐居有关。他脱离社会实践、脱离政治,对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等斗争都缺乏了解。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看得近”,也是因为“跳不出”。他们想问题办事情,总是囿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喜欢就事论事,习惯于沿袭传统思维和惯性思维;总是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对过去津津乐道,喜欢纵比不喜欢横比。这样的思维模式,必然导致封闭落后,跟不上事物变化和时代潮流。

  无论是“看得远”还是“跳得出”,都需要解放思想,养成深入学习和思考的习惯,全面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勇敢地走出去,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主动适应世界新变化。尤其需要拿出足够多的时间去学习世界最前沿知识,了解最新科技成果,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

  当年邓小平同志在日本访问时乘坐新干线,记者问他有何感想。他说,快,真快!就像后边有鞭子赶着似的!跳出中国看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正缘于这样的视野和胸怀。对于各级干部而言,“跳出当地看当地”,多些全局视野、世界眼光,我们就不仅能看见未来,更能把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