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在部分高校,本来由学生自主选择的通识课堂,因学习兴趣不高、授课效果不佳,竟和“水课”画上等号。通识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双一流”建设的进程。如何让“水课”脱水,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水课”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通识课意义和价值的认识不到位是主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人们普遍看重专业课,认为其是学校特色所在,是学生安身立命之本。而对待通识课的态度却大相径庭。在不少人看来,通识课可有可无,不过是锦上添花。加强“双一流”建设,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对通识课的科学认识是一个突破口。
通识课缺少科学论证等准入机制是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一些高校,开设通识课的随意性很强,想开什么就开什么,能讲什么就开什么,或者什么热门开什么。有的课仅仅是为了凑数,或者帮某些老师完成教学工作量。学生的课表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自带“水分”。有些课程听起来名字时髦、时尚,但缺少实质性内容,学生选课后发现名不副实,但退选已无可能,只能将就对付。通识课应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科学谋划、全面分析、准确把握、认真考察专业特点、学科特色、学生特质、社会需求以及师资实力,才能开设出高质量的通识课,从供给侧为杜绝“水课”奠定基础。
一些通识课之所以成为“水课”,和学生厌学也有一定关系。有的学生选课后一次都不去听,显然不能怪老师讲得不好。不少学生缺少学习动力,沉溺网络,手机不离手。学习原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古时想学习好是要头悬梁、锥刺股的。而今,浅阅读、碎片阅读渐渐增多,面对需要逻辑思维、反复领会才能理解的知识,显然是需要多花点精力的。但板子都打在学生身上显然是不公平的,退一万步讲,就算是学生的原因,学校原本就是教育人的地方,老师应该切实担起责任。
从教师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形式呆板、教学过程懈怠,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今早已进入“后喻时代”,学生以00后为主。在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新手段方面,学生比老师更有优势。在这样的态势下,教师再端着架子,拿着泛黄的讲义,演示着枯燥乏味的课件,讲些过时的内容,吸引住学生真比登天还难。如果继续沿用过去的单向灌输教学法,显然很难赢得这些“网络原住民”和“屏幕一族”的欢迎。只有靠“干货”“鲜货”,才可能挤出那些通识课上的“水货”。因此,教师教育观念要更新,教学方法要创新,要认真研究学生特点和接受习惯,采取互动模式和翻转课堂的手段,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校有关部门管理上的不力,为“水课”的长期存在提供了温床。一些学校缺少必要的管理手段,只满足课能开出来、不出教学事故就万事大吉。尚未建立必要的退出机制,给一些“水课”放水。因此,对于“水课”要及时清理,并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对高质量课程要予以奖励。由于通识教育的教学效果和一些专业课相比,缺少一定的显示度,这就更需要学校管理者克服政绩工程思想,不搞花架子,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上下功夫,一步一个脚印地加强和改进,挤出“水课”的水分,使通识课成为精品课。